页面

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2016年6月3日

你的踏板车要滑向哪里
你在滑行里快乐旋转着
有人看着你为你祝福
我曾经和你有一样的脸庞
如今这个广场是我的坟墓
这个歌声将来是你的挽歌
你会被教育成一个坏人
见死不救吃喝拉撒的动物
请你不要相信她的爱情
你看黎明还没有来临
请你不要相信他的关心
他的手枪正瞄准你的胸膛
如今这个广场是我的坟墓
这个歌声将来是你的挽歌
你会被教育成一个坏人
见死不救吃喝拉撒的动物
——李志《广场》

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

Apple Pay来了,然并卵,你出门还是得带钱包

今天科技界和装逼界的一个大新闻就是 Apple Pay 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手握 iPhone 6、6 plus、6s、6s plus 的人从此逼格又上去一个大台阶。

1. 为什么说 Apple Pay「逼格」高

想一想它的使用场景:拿出手机,靠近刷卡机,拇指轻按 TouchID,「嗖」,钱就付了,还有比这帅的支付方式吗?

这比拿出手机,点开微信或支付宝,点开「收款」,扫二维码,输密码的过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2. 进击的银联

Apple Pay 此番入华,少不了一个重要盟友,那就是中国银联。在微信和支付宝把线下支付市场玩得风生水起的情况下,要保持不败,选择拥抱 Apple Pay 看起来是银联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类似于 Apple Pay 的这种近距离支付方式早已有之。银联早在几年前,就推行了带 QuickPass 闪付功能的新银行卡,通过接触闪付 POS 机就可以进行小额免密支付。

1 年以前,银联开始推行「云闪付」,简而言之,就是利用手机 NFC 功能,将银行卡集成到手机内,实现闪付功能。所以,安卓用户不必羡慕 Apple Pay,带 NFC 功能的 Android 手机早十个月前就能实现类似功能了。

此番 Apple pay 入华,就是「云闪付」在 iPhone 上的实现。得益于苹果封闭的生态系统和强大的号召力,用户可以获得比在安卓上更好的体验,学习成本也更低。

3. 为什么说现阶段 Apple Pay 然并卵

店员素质、店员素质还是店员素质。几年前就出现了闪付 POS 机,在使用的时候往往碰到这种情况:

店员:几块钱还刷卡?
我:不不不,你把卡碰一下那个机子就行了?
店员:什么?
我:像刷公交卡一样碰一下
店员:没反应啊
我:我试试……
后面的顾客:快点啊!搞什么搞
我:算了算了,我付现金……

说好的简洁、优雅、逼格高呢?!

几年过去了,这种情况是否改善我不知道,但是,不带钱包只带手机出门这件事,我是不敢做的。


4.Apple Pay 真正威胁的是……

许多人没有注意到,除了线下商铺支持,今天一同公布的还有支持 Apple Pay 的 16 款 App,过去,像美团这样的应用内付款一般依靠跳转到微信或支付宝完成,想象一下,有了 Apple Pay 的这种系统级原生方案,我还装这些第三方支付干嘛?

另外,今天 36 氪的一篇文章里写得好:

银联在小额、高频的市场是远远落后的,现在小到菜摊、水果摊,商贩们都已接受支付宝或微信,这些本就不使用 Pos 机的商户,Apple Pay 是无法渗透的,因为添置一个 pos 机的成本上千元,而且操作麻烦,学习成本高,远不如商户自己买台廉价智能机。

从这一点上来看,Apple Pay 其实切入的是银联的存量市场。


最后,我要旗帜鲜明地抵制 Apple Pay,因为









并没有钱可以 pay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从竹简到 Moleskine:书写材料进化史


从龟壳到竹简,从竹简到草纸,再从草纸到今天到各类“Pad”,回望这些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书写材料的进化史。人类历史的存在与其书写的载体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有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才得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提供给后人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书写材料只能就地取材。在欧洲,人们最早将文字写在木片、石片、牡蛎壳等等这些天然的材料上,《约伯书》里就曾提到过摩西在石板上读到了上帝用手书写的法律。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是拥有书写历史最早的民族之一,他们将可以焙干的湿泥作为书写材料,用石头在上面刻写,刻写完成后,为了长期保存,再将泥版晾干或加火烧。从公元前三千多年开始,古美索不达米亚用泥板作书写材料的历史大约延续了三、四千年之久。

差不多和泥板同样历史悠久的书写材料是埃及的莎草纸。大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就已经有了文字,古埃及人随之又发明了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莎草是一种形似芦苇的水生植物,盛产于尼罗河沿岸。莎草的纤维细密、柔软、轻便,可以用来做草席、绳索,同时也是当时用于书写的最佳材料。由于莎草纸轻便、便宜和利于保存的优点,使得它一直到希腊、罗马时代仍然被人们用作主要的书写材料。

中国书写材料的出现, 比古埃及和古美索不达米亚要晚,但比古希腊和古罗马要早得多。中国的书写材料比西方要丰富,最初,古中国人将文字刻在龟背和兽骨上,到了商代,人们将竹子和木头削成小片,这种用作写字的竹片或木条便是简牍。战国以后,又出现了轻便的缣帛,但由于价格昂贵,这种书写材料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真正书写材料的革命在东汉时期到来。公元100年左右,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他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等原料制造出质量很高的纸。“蔡侯纸”一经问世,以其纸质轻、价格低的优点迅速取代了简牍、缣帛等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纸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直到今天, 它仍然是我们最广泛最实用的书写材料。

以后的数千年里,人们在普通纸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各种花样繁多的创新,使得纸张在单纯的文字书写功能上又多了几分文化的雅趣。

始于唐代的宣纸是中国传统书画的必备用纸,而宣纸中又以安徽泾县所产为最佳。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在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写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南唐后主李煜还曾亲自监制“澄心堂”纸,它是宣纸中的珍品,“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在欧洲,十九世纪法国一家小型纸张装订商用优质的无酸纸制成的Moleskine笔记本成了当时欧洲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手中的最爱。从梵高到亨利·马蒂斯,他们的很多手稿、笔记、构思在变成惊世之作之前,都曾被一一记录在这款笔记本上,如今,Moleskine已经成为了笔记本中的“贵族”。

今天,人们的书写材料已经不再局限于纸张,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带来的便捷和快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用它们来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而,仍然有一些东西是闪烁在屏幕上的光标所无法替代的,笔的刚毅与纸的温润,成就了它们之间最长久的“爱情”,书写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畅快与乐趣,更是我们对这份“爱情”的希望与坚持。离开屏幕,回归纸笔,书写才不是一件没有格调的事儿。


十月二十七日
乙未年九月十五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我很想念他们

前些天在朋友圈里读到一篇文章,叫做《校园札记》,作者叫刘骐,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
刘老师是我在长沙一中读书的时候最喜欢的一位老师。现在想来,已经有六年没有再见,他肯定已经不记得我了,而我却一直盼望能再听一节他讲的课。
那个时候人们的话题圈中还没有“强迫症”这一名词,而刘老师身上就有许多“强迫症”一般的古怪特点。比如,他不喜欢学生起立喊“老师好”,因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朝气满满,如果学生们死气沉沉喊“老师好”,他就会没心情上课。于是,每一次上课,他只喊一声“起立”,和学生们对望一眼,便叫坐下。又比如,他对干净的黑板有着很强的执念,和我们第一次上课竟是教我们擦黑板,拿着黑板刷说:“黑板有纹路,你可以横着擦,也可以竖着擦,但千万别斜着擦,斜着擦黑板就擦花了,这样的黑板我不写。”
上他的课,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因为哪怕一个生词的解释,他都可以“跑题”讲出许多精彩的故事。谈到读书,他告诉我们说不要迷信书单,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喜好。他说他从未把《红楼梦》完整地读过一遍,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不管它有多经典。我的读书态度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形成的:读自己喜欢的书,不读“别人喜欢”的书。
刘老师虽然上课很有意思,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总觉得他不太“关心”我们。这里所谓的“关心”,就是他很少给我们讲应试技巧、作详细的考题分析等等。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办公室问他作业题,他抽着烟,看了看习题册,然后对我们说:“你啊,要学会自省!”,随后只简单地点拨了几句,便要我们走了。我和同学都感到莫名其妙,觉得他虽学富五车,但对学生怎么是这样一番态度?
直到后来有一回家长会,我因为要留下来为家长们介绍一些情况,便得以在教室外的时候听到了他对家长们说的话,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他原来有多么关心我们,多么为我们的“考试”发愁。谈到班上的成绩,他痛心疾首,说他详细地看过我们的每一张试卷,统计了每一道题有多少人错,分别是哪些人,这些和实验班还有多少差距,以及题目为什么会错,应该如何改进等等。这以后,我也终于理解了他为人、教学的那“一番态度”。
我有点遗憾现在才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很多关于老师的记忆、关于学校的记忆在我脑海里已经变得渐渐模糊了。刘老师只教过我一年,但是却或多或少影响了我未来的方方面面,就像他在他自己的文章里说的:“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不管他有没有出息,总会有许多人帮着扶着,他才能渐渐地走得稳当、走得轻快起来。”
一中的老师,有的深明大义,教会你独立和自由地思考;有的温和亲切,待人视如己出;还有的能引经据典,满腹经纶。刘老师便是这样一位满腹经纶而令人敬畏的老师。教师节到了,我很想念他,我很想念他们。


九月十日
乙未年七月廿八

2015年9月6日星期日

坚果手机体验


在 Smartisan T1 发布一年后,锤子科技推出了它的新品坚果手机。过去一年里,对于锤子来说过得并不是那么舒坦,虽然产品在设计和易用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 25 万台的销量在 2014 年出货量 4.2 亿台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里显得是那么的虚弱。T1 上市初期 3000 元的定价戳中了绝大部分消费者的痛点,许多想体验锤子系统的人看到这个价格只能望而却步。而后发生的产能危机和公关危机又是火上浇油,极大影响了 T1 的销量和锤子科技的形象,还好后来的降价挽救了一部分销量,但是总的说来也没有达到力挽狂澜的效果。

T1 的定位是中产阶级城市精英,但是当这些人都不买账后,老罗的情怀和理想主义终究还是得向商业和市场妥协。坚果手机的推出表面上说是为年轻人打造一款精品手机,但背后自然也有来自投资人和资本的压力。可是不管怎样,锤子的这一步走对了,毕竟锤子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设计和软件,通过低价打开销量,让更多的人了解锤子科技的理念和价值观,才能为其以后的产品赢得市场。

我这次体验的是橙色 32GB 版本,前面说了锤子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软件,也就是 Smartisan OS 操作系统,夸张点说,坚果手机其实就是“买系统送的”。这台体验机运行的是 Smartisan OS 1.5.2,基于 Android 4.4 开发。其实这个系统推出之后就一直颇有争议,不喜欢它的人说它像老人机,说它的拟物风格跟不上扁平化的潮流,说它只是小修小改并没有杀手级的功能等等。在我看来,Smartisan OS 在当今安卓手机市场里是独树一帜的,在其他厂商做系统都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Smartisan OS 的差异化的确为锤子科技在“卖点”赢得了宝贵的一分。

坚果手机上的 Smartisan OS 整体运行流畅平稳,没有卡顿,系统动画恰到好处,系统里的各种“微创新”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击中你的心。在我正常中度体验使用一个小时里,手机掉电 12% ,发热感觉良好,发生过一次新浪微博打开闪退情况。充电速度上,由于只采用了 5V/1.5A 的充电器,坚果手机的充电速度较慢,同时据提供手机体验的朋友说,在使用非原装充电线的时候甚至会有完全充不进电的情况。

外观方面,坚果这次使用的塑料背壳个人感觉特别细腻温润,没有像某些手机对塑料做出看上去会非常廉价的抛光处理。屏幕观感不错,如果你不是对屏幕特别敏感,相信看不出其和中高端机有什么区别。

摄像头成像个人觉得坚果延续了 T1 上的表现,那就是白天光照充足,成像良好可以接受,夜间弱光下表现不佳,成片较差。考虑到这是一台千元机,这样的表现也算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了。

总的说来,坚果手机体现出了其在千元机档位的价值,同时在设计和软件上,又在同价位的竞争机型里打出了差异性。如果你的预算有限,坚果手机还是很值得你考虑的一款机器。


九月六日
乙未年七月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