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的日子,一如四年前的天,平静而温暖;一如四年前的你,平凡而普通。69226条生命在天堂依然鲜活,十三亿七千万人民在华夏大地上依旧继续前行。一场地震,注定了五月的悲哀,那是突如其来的离别与逝去,是无情和无奈的决绝与抛弃。我们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但同时也切身地发觉在国家前行的路上你我个体的有力,以有力对抗无力,以责任藐视无情,正是在灾难面前,在时间之河里奔跑的动力。
时间就是这样快速而不留痕迹,然后有些伤痛却难以抹去。还记得四年前你的模样与生活吗?
我始终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女子。四年前,我大三,禾子也大三,但他在四川。知道地震的第一反应是联系禾子。后来这四年,我们所有的联系加起来也不过那几日多。饭否的第一条信息也是为禾子祈福平安。其实我们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朋友。比友情多,离爱情又很远,想起来不会有遗憾,平和而温暖。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记录那一天的心情往事。四年的时光很长,以至于那些点点滴滴逐渐遗忘;四年的时光也很短,短到欢笑与悲哀,平静与震颤恍如昨日。
一场地震,究竟可以给我们,给这个社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多少变化?如果说四年前的地震开启了公民社会的建设之路,那么这四年便是一段伟大而曲折的实践之路。今天我们看到,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来,更多的人会去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呐喊。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微力量的道理,能够兴邦的不一定是灾难,而却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人的努力与争取。
如果说四年前的地震之殇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集中爆发,那么四年后的今天,爱国主义仍然在这片土地上持续发酵。只是,不同的人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定义。我们可曾想过,失去了冷静思考和独立分析的爱国主义,会否会跌入集体无意识的怪圈和极端聒噪的群体疯狂?不过,我们应该始终相信,也必须确信,爱国主义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越来越成熟的国民面前,它会是引领我们前行的航标。
四年过去,在经历了那场灾难后,我们需要认识到,理性与良知,常识与信仰,仍然离我们有一定距离。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系上那一条缅怀的黄丝带,让五月的悲哀化为我们的清醒,守住生的原则与底线,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奋然而前行。
五月十二日
壬辰年四月廿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