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们某一篇文章的阅读量终于突破了一万次,这对于一个本土的创立不到半年的公众号来说实属不易。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至今已有3年时间,截至2014年底微信公众号超过800万,平均每160个中国人就拥有一个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发展如此火爆和迅猛的背后,是因为它有着和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
相比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更适合作为内容的载体。微博信息流快速而碎片,用户每一分钟刷新所看到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再加上新浪为其进行不断的“添砖加瓦”,用户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同的多媒体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博渐渐变成大V的广场和广告的聚集地。而微信公众号以长文字为基础,严格限制多媒体形式和发送次数,轻量且精致,推送信息直达用户,这样便使得用户更加有可能花更多时间去阅读内容。
另外,微信公众号文章本身是不具备多少社交和传播性的。对于绝大多数公众号来说,推送内容就是一篇图文而已,里面甚至连超链接都不能放(少数公众号可以添加评论和链接等功能)。所以要形成传播和影响,公众号的运营者就必须依靠优质的内容或者独特的营销手段使其内容被用户转发给朋友和朋友圈,以此实现公众号的健康发展。
这些特点让微信公众号在竞争中渐渐脱颖而出,受到了用户和创业者的欢迎。但是,任何一款产品都有其活跃周期,对于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产品来说更是如此。这个活跃期,对于微博是五年,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会更短,实际上,公众号发展到今天已经显露出疲态,因此近期腾讯也在一手大力整治滥用行为,一手大力扶持原创公号。大浪淘沙,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必定是那些精品的、高质量的公众号。
以上这些,也算是我们在阅读突破一万以后作出的一些总结。很多人曾问我们,样范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曾戏谑地回答没有定位就是最好的定位。随意翻翻微信可以看到,公众号们做的东西各有侧重:新闻、科技、生活、个人专栏……反观我们,除了一个青年文艺、本土生活的大框架,发的东西却大都比较杂,说不上太好,当然也并不太坏。
当然,除非微信消亡,否则公众号将继续作为我们事业的根据地,接下来,我们将梳理和微调我们的内容,让阅读变得更加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今天进行改版的原因。
七月二十八日
乙未年六月十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