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请相信这个时代:2011新年献词
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2010年12月14日
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
2010年12月12日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藏与露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吃饭,我问他:"最近河南蜱虫疫情听说了吗?"他很茫然,说:"什么东西?不知道。"我又问他:"那广西溃坝呢?""不知道。""一中学子上街游行,这个总知道了吧?"他脸上终于闪过一些彻悟:"嗯,知道一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可是这个世上究竟还有多少东西藏着掖着?究竟还有多少真相不为人质?我不知道,我也害怕知道。面对真相,我们需要什么?藏与露面前,我们在为什么而徘徊?
中国人讲究含蓄,是最讲究"藏"的一群人。早在几百年前,白居易就有诗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当然,美丽的京城琵琶女在面度白居易这个帅哥时而害羞也是正常的,况且女子含蓄内敛向来也是中国古典美女的象征。不过,这也可以说明中国与"藏"的渊源之深。我们泱泱大国还有许多成语可以作为佐证,比如藏龙卧虎,比如深藏不漏。
由此可见,"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家里有什么事是最好不要对外说的,推而广之,一个国家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最好也少宣扬。《南方周末》曾经就环保问题向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环保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得到的结果却是有三分之二的环保局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申请。环保工作信息无关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相反它却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南方周末》的申请也合理合法,政府部门如此作为到底顾虑何在?
俗话又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三鹿事件曝光之前,曾有多家媒体对当地婴儿的结石问题进行了关注。但不是被当地政府和谐,就是被三鹿公关掉了。不过水滴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是一旦聚集成洪流力量却是不可小视的。最后,三鹿终于藏不住了,被人民揪了出来。如果当初三鹿能勇于承认,积极面对真相,我想也不会落到后来的地步。
庆幸的是,我们还是又敢于露的人。但是毕竟"藏"是我们的传统,美国的Google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而抱憾退出中国大陆市场。通往文明的路还很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面对藏与露,我该怎么办呢?我想选择露,只是有的时候我害怕和Google一样知道得太多而被忽视,由此观之,我还是藏起来吧。
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你好,爱国青年!
明天本来可以去图书馆的,结果因为众所周知而又不可告人的原因,我不得不待在学校,为高三赢得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感谢爱国青年们!
要问我爱不爱国,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爱国有很多种方式,讲套话是爱国,将屁话也是爱国;唱赞美诗是爱国,写不讨喜的文章也是爱国;打砸抢是爱国,传递真相也是爱国。
然而在某些人眼里,爱国就是去街上散步,所谓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你们的爱国,就是去掀翻自己同胞的车子,就是砸掉自己同胞的店子让一个家庭从此失去幸福;你们的爱国,就是逃课、酗酒,在放学后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抽烟;你们的爱国就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脏话。
不为自己的未来;
不为家人的期望;
不为官员的腐败和堕落;
不为国家的瑕疵与疮痍;
不为个体与群体的自由与民主。
你好,爱国青年!
十月二十三日
庚寅年九月十六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从《过不去》谈起:《踽踽独行》自序
我不明白
过不去
播放器里循环播放着张惠妹的《过不去》,一直放到自己掩面而泣,不知所措。
感谢晚自习,让我平生得以第一次一个人在晚上九点以后回家。外面依旧是车水马龙,接孩子的车排成了长龙,我骑车被堵在了路中间,过不去了。
人的一生中到底有多少的过不去?过不去的门,过不去的坎,过不去的人。我穿梭于人海,却最终发现最过不去的人原来是自己。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只希望我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能记住我。其他的,如果至多我的一篇文章能被人推崇,或者那些曾经我爱过的和爱我的人能为我流下一两滴眼泪,那么之于我也算是莫大的欣慰了。
对于一个人,我和它到底有多少交集?一年?两年?还是一生?记得曾经小学毕业时的我们一个个哭得稀里哗啦,誓言以后一定要一月一小聚,半年一大聚。可是后来呢?彼此却悄无声息,幸运能碰上面的,却也只剩下苦笑的尴尬。
所以,我常常恨自己在情郁于中时,却不敢把自己的情感暴露出来,甚至连个招呼也不打。永远不把话说明白,永远使想法隐晦,以至内伤成惯性。枉费了那些轰轰烈烈,糟蹋了那些地久天长。可我过不去。
突然想到了纳兰容若,想到了容若和沈宛。容若和沈宛相见,沈宛轻快地走向前,朝容若福了一福,抬头盈盈一笑,说,原来是你。然后,两个不能通婚的人却寂寞的结合了。容若待沈宛,知她娇如倦,知她泪洗面,知她冷了,知她暖了,他记得她每样爱吃的菜,他为她写诗吟诵,只是容若一切尽知,但却唯独在感情上,他无能为力。
后来沈宛离开了,容若最终没能过去,他也过不去,直到他死。
阶前双夜合,树叶付华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清忿,旋移近小楹。
——《夜合花》
这是容若的最后一首诗,为花而作,写尽浮华。容若一生,写友写情,写悼亡写边塞,但却遗憾没能写尽一生忧伤与无奈的自己。或许他过不去,徘徊在这边,凝视着漆黑的彼岸。
有时候,我们就是在自己的圈子里跳不出,过不去。一再敏感,把我的圈子越缩越小。但却如歌里所唱,我可以想更多,做更多,只可惜到头来我是谁,你却看不到。
或许有一天,我终于过去,但我不知道迎接我的会是什么?也许是一场欢迎的舞蹈,一个原谅的拥抱,又或者,是一个终于看透了我的面目的大彻大悟似的眼睛。我不乞求什么,但愿至少能有一个微笑。
前方,人影稀稀,照映着彼此。可我过不去。
九月八日
庚寅年八月初一 白露
2010年9月3日星期五
渡
天刚刚亮,人么还没有从黑暗中苏醒,远方只偶尔传来几声雄鸡的鸣叫,即使很响亮,但也立刻淹没在这沉重的雾霭中去了。我睁着惺忪的双眼,拖着行李,来到渡口。
这是小镇通往县城的唯一的渡口。时过境迁,自从县城与小镇之间开通了公路,这里便不复往日的热闹,而是日渐冷清。不过,既然渡口还在,渡船便会存在,摆渡着一批又一批去县城寻梦的人。
眼见渡船从远处缓缓地开来了。那是一条小型的渡船,甲板上锈迹斑斑。显示着她曾经的丰功伟绩,刚才还散落在四周的人们立刻围拢过来,渡口一下子热闹起来。
清晨的渡口,人并不多,却也成争先恐后之势。船的入口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像一群蜜蜂倾巢出动,拥挤里夹杂着“嗡嗡”的喧闹。我忍不住说了一句:“就不能拍个队上吗?”没有人理我,我被挤到了人流的最后面。
终于攀上了船。柴油味和着汗水味一起向我的鼻孔涌来。幸亏在它们刚想钻入我鼻子的一霎那被湖风吹得一干二净,很是舒坦。老船年久失修,船塔摇摇欲坠,在漫天的大雾里行驶着,却不会迷失方向。透过人墙望过去,一位穿西装的先生对着水手嘟哝着什么,然后给水手一些东西,不久先生身上便多了一件救生衣。渡船依旧前行。
照理说湖上是不会有大风大浪的,可是今天去与平常有别,大风里裹着雾气向渡船狂袭。于是船和人们一起变得浮躁不安起来,我挪了挪身子,把栏杆抓得更加紧了。
“呀!”一声尖叫从船尾传来。“有人落水了 !”只是这声音还不够尖,传到船尾就只剩下点尾音。“有人落水了!”这一次,全船人的目光终于向那声源处投去。只见一位先生狼狈却又不得不顾及面子而在水中优雅的挣扎。“谁能救救他?谁下去救他?”有人呼唤,这一下,全船人的目光又再一次转向了船头,只剩下几个女人在悲悯中议论着。我看着那人,船渐行渐远,我想向船尾走去,却又被挡了回来,我终于无能为力。过了好久,水手才向那人的方向投了一个救生圈。可是,不知道是雾太大还是船行太快,抑或别的原因,那先生已经消失不见了。
突发事件引起了一船人不小的震动,但很快又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直到离岸越来越近,雾里出现一丝青色,船上才开始有些声音。
终于,渡船带着我沉沉地靠岸了。由于是最后一个上船,我便得到了第一个下船的礼遇。很快,我被他们挤下了船。那是一群带着梦想的人们,他们带着笑意和激动上了岸,全然已经把旅途中的不快抛在脑后。我若有所思,但那“思”也很快烟消云散了。
然后,我顿了顿,睁大双眼,带着行李迈开大步向远方走去。只是此时,我猛然发现:我的眼前,竟依旧是一汪大泽呵!
八月十六日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非典型鼓浪屿
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欢迎肢解我的文章
标准答案请咨询高考命题专家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X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雨夜
死寂而又恐怖的黑笼罩了整个城市。天空中飘着雨,水珠一点一点懒散地落下。空气里满是水雾,散射着路灯发出的昏暗的黄色的光,叫人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我撑着伞,衣服拉链拉到头,合上帽子,站在路口,凝视一切,却不知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寂寥的雨夜。我不知道有多少车从我面前经过,有多少人在我身边擦肩错过。我笑不出来,因为我已没了快乐;我哭不出声,因为我早已失去悲哀。我不知道在这路口还要站多久,只是站着,孤独地站着,像一根电线杆一样。依旧是雨夜,满是水气。那随风飘动的的水珠,就像人心,漂浮不定,不知道下一刻又要飘落到谁的身上。有一颗落在了我的额前,我该幸运,伸手去抓它,却又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将动未动的双脚只好又归于平静,继续矗立在这雨夜的路口。
我看着路上的车来来往往。人生就好似这在路上的穿行的车辆,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发生车祸,而留下满世界的悲哀。也不知道下一站将驶向何方,到达何处。理想改了又改,目标变了又变,却始终寻不到心灵的归宿。远处的车辆又开了过来,声音由小及大,然后再变小,最终消失在雨夜里,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得看清楚一点,却始终毫无办法。
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我循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个中等身材的身影,看不清它的脸。它穿着雨衣,领口竖起来,双手插在两边的口袋里。雨滴飘落到他的衣服上,汇集了便成了一条线流下来,落在地上清脆作响。
它向我走来,我的内心被恐惧充满。它要做什么呢?也许是个现任,就像楼上的李妈,永远在小区里闲荡,没事便跑到邻居家要几口饭吃;或许又如同赵爷,对于任何事都要平头论足一番,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又或许,又或许它是个队员,来盘问我这么晚站在这里干什么,接着便定是被带走。呵!如果,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可就算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掠去了自由,连站的自由也被掠得一干二净。
我该不该逃走?我想。逃走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只会让它离我越来越近,最终是逃不过它的眼睛的。一个从密闭的盒子里好不容易才钻出来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去处,好下场的。自由对于我来说早已就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了,它只会在那些优等者身上体现它的价值,而使痛苦者更加痛苦。我倒不如等着它来,那个穿着雨衣,竖着领口的人,干脆让最后一点自由也从我身上离开。
那个人离我越来越近,然后走到我的面前,然后,然后接着往前走,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雨夜里,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没有一句交谈,没有一丝接触,就是这样走开。对,就是这样。
我心中的那一点希望啊!也随之消散。我以为它会带我走的,我以为它会对我说些什么的,我以为它至少会转过头对我笑一笑的。什么也没有。冷漠与残酷伴着雨一点一滴打在我的脸上。
好吧,既然它什么也没做,那我也只好作罢。我姑且利用我这仅剩的一点自由,去别处看看吧。
于是,我扔掉雨伞,然后把两手插在两边口袋里,沿着路,朝着路的尽头,这漫天的雨幕中走去。
1、 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死寂而又恐怖的黑笼罩了整个城市。
B. 天空中飘着雨,水珠一点一点懒散地落下。
C. 散射着路灯发出的昏暗的黄色的光,叫人看不到世界的尽头。
D. 这是一个寂廖的雨夜。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多少车从我面前经过我不知道。
B. 有多少人在我身边擦肩错过。
C. 我哭不出声,因为我早已失去悲哀。
D. 我心中的那一点希望啊!
3、 下列括号内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站在路口,(凝视)一切,却不知何去何从。
B. 它向我走来,我的内心被恐惧(充满)。
C. 逃走又有什么(意味)呢?
D. 我看着路上的车(来来往往)。
4、 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我已没了快乐 快乐:happy
B. 我看着路上的车来来往往 来来往往:不来不往
C. 它向我走来,我的内心被恐惧充满 恐惧:畏惧、害怕
D. 没有一丝接触 接触:接近并发生交往
5、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理想/改了/又/改目标变了/又变却始终寻不到心灵/的归宿
B. 好/吧既然它/什/么/也/没做那我也/只好作/罢
C. 又或许/又或许它是个队员/来盘问我这么晚站在这里干什么/接着便定是被带走
D. 一个从/密闭/的盒子/里好不容易/才钻出来/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去处好下场的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古代汉语
(1) 它只会在那些优等者身上体现它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姑且利用我这仅剩的一点自由,去别处看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文意,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我扔掉雨伞,然后把两手插在两边口袋里,沿着路,朝着路的尽头,这漫天的雨幕中走去。”
A. 作者随便丢雨伞,应当受到城管处罚
B. 把手插在口袋里是因为作者感觉冷
C. 作者要朝着路的尽头走是因为翼沙要求他8分钟之内送雨衣给他
D. 以上都对或者都错
8、 简要谈谈,要是作者逃走会有什么意义?
9、 纵观全文,谈谈标题“雨夜”中“雨”的含义
10、 简要归纳划线句所在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这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
三十年
三十年前,他们也许正和我们一样在教室里接受着考试的洗礼,或者一边听广播讲话一边骂天骂地。而今却大都已到不惑之年,既是人生事业的高峰,同时一只脚也迈进了老年的大门。看着他们仍然意气风发的样子,我觉得十分高兴。30年前能够聚在一起,这本来就是一种缘分,一种天大的巧合;三十年后能再一次回到校园,再一次欢声笑语,不能不说是感动。
三十年可以改变很多,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从黄毛丫头到知性女性,从淘气男孩到成熟男人。时间带给我们太多改变。也许三十年前,你是笑傲群雄的年级第一,抑或你是经常被老师叫去谈话的垫底,三十年过去一切都会改变。也许你会是叱咤风云的商业领袖、或者为自由奋斗的战士、或者依旧碌碌无为,你会高兴,自豪或是沮丧。其实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做好现在,其实也权当为三十年后的再聚首留点谈资吧。
在一中五年,听过大大小小各种领导讲废话,唯独有两次我不会觉得是废话,相反会影响我一生。一次是09年开团代会时赵校长的一席话。他说,我们现在要努力做班上的领队人物,将来要做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在以后要努力做一个领袖人物,而且为了做领袖人物要不怕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领导语重心长的给学生讲未来和理想,而不是“就是选择严格要求”的一大堆恶心废话。我想,赵校长的话里凝聚了一位长者的期许,从此我对他的态度完全的转变了。
还有一次,是黄老师在班会上的讲话。他说,期望大家做勤奋向上的人,期望大家做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期望大家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这不是玩笑,更不是废话。我觉得这里头大概包含了很深的意味,值得我去理解。
讲这两个经历我并不想说明太多。其实,不管现在你有多恨身边的人,亦或是有多爱身边的人,三十年,也许多多少少会有变化。记住你身边的人吧,记住他们的言行,这会给你一生的感动的美好。
三十年。三十年后,我们在哪里?你在哪里?
七月二十四日
庚寅年六月十三
2010年7月9日星期五
写给高二
2010年7月3日星期六
向右看齐,我无条件地服从你
2010年6月19日星期六
纪念谷歌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建哲的世界
黄昏依旧灿烂,金色的阳光洒满世界。街上有重新响起人们忙忙碌碌的声音。一只鸟在天空耷耷地飞过,发出几声鸣叫,像是垂死之时最后的一声呐喊。建哲从学校回到家里,心情不错。是的,心情不错。
忽然从房间里传出一个声音——洪亮而令人担心——“建哲,你来一下。”是建哲爸爸在呼唤建哲。夕阳已失去光彩,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下,黑色,一幕有界而无边的地黑色重新笼罩大地。
约摸一分钟以后,建哲才拖着他疲惫的双腿进到爸爸房间。这几个月里,他一直都忙碌在他的世界里:考试、练习、测试,如此丰富的生活,如此快乐的岁月。本以为——
“建哲,我又要讲你了,”还没等建哲把他的幻想想出来的,爸爸就先开口了,“你看看你,从客厅到房间走了多久,啊?!你哪里这么磨蹭呢?”
“一、二、三……”建哲知道爸爸又要开始他的演讲了,于是又一次无聊地在心里数起数来。
“成绩先不讲你的,你看看你平时那习惯,像个什么样子?吃饭用勺子,洗完澡不把浴巾挂起来,想什么样子?”爸爸继续说。
“五、六、七、八……”建哲继续数。
“做事情婆婆妈妈,你就不能雷厉风行点吗?我跟你说,我就是看不惯你这样。”
建哲爸爸永远是这样。
整个世界犹如遭受了一场巨大的地震,快乐一下子全部化为悲哀。万家灯火顿时熄灭,没有幸福,没有欣慰,只留下死寂,恶魔般的死寂。
“再看看你那成绩,啊,数学都五百多名,五百多名啊!你还跟我嬉皮笑脸,你还跟我得意忘形。”爸爸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像是一个获胜的赌徒,满口袋里尽是用来数落穷人的资本。
“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建哲不是穷人。
“你别以为你会写几个文章就了不起了。建哲啊,会写文章是好,但顶多也就是发表一下,摆弄一下。你看看现在几个人因为写文章发了财?”
建哲想反驳,可是又收了回去,只是咬紧了嘴唇。
“可是数学不好就不行啊。你看这科学教,这银行家,还有那个你最喜欢的比尔盖茨,哪个数学差?”建哲爸爸双手插着腰,就像苏格拉底在教导学生一样。
“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建哲可不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
“二百一十、二百一十一”建哲还在继续数着,爸爸也继续他的演讲。外面一片漆黑,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叫声,显得异常尖锐,一下子划破黑幕,只不过黑幕后面仍旧是肃杀的漆黑。远处传来邻居家的声音,建哲听得很清楚,那是他最喜爱的节目,伴随而来的还有他们的欢笑。只是此刻,建哲需要站在书房,聆听他父亲的教诲,纵使他的身体已有些摇晃,站不稳了。建哲告诉自己,父亲这样做是对他好,可不能发火,不能赌气。姑且继续数数好了。
那一晚,建哲一直数到五千两百多,从书房出来早已就疲惫不看了。在回自己房间的途中,父亲忍不住又加了一句:“你不要一副委屈的样子啊,我没有批评你!”建哲只是“哼”了一声,然后继续走,走到房间。
他坐下,转过身,眼珠在眼眶里打了个转,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一张作文大赛的奖状。建哲本想把奖状拿给父亲看的——他终究没那样做。而是站起来,将奖状撕个粉碎。在漫天的碎片中,建哲想,呵!文章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
五月十七日
庚寅年四月初四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Smart答记者问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月七日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全民寂寞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低俗的胜利
在这个俩男的随随便便走到一起就可能会被说成gay的时代,人人都爱低俗。同样,在这个和谐的年代,大家也都爱高雅。低俗与高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但是,喜欢低俗的人总还是多一些。什么是低俗?我看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低俗。有些人千方百计的打压,其实自己心里不晓得好想。依我看,如果某国对**网站不屏蔽的话,某国访问量第一的网站我想就不会是百毒了,肯定是遍地开花的**网站。不过幸亏某国和谐了它们,所以它的人民得以高雅,青少年总体上得以健康成长。
最高雅的东西算是有数十亿观众的某联欢晚会了。*沈阳就是从中走出的一个大明星。都说*沈阳低俗,我看蛮好。他只不过是有点娘,他只不过是有点妖,那又怎样呢?一没脱衣二没讲荤段子,总体上不低俗。于是,全国人民都爱,至少某联欢晚会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对于一种文化现象作出高雅或低俗的判断,有客观的标准,有时代的差异,也有个人的偏好。低俗的东西终将会成为高雅之物。几十年前,邓丽君、刘文正的歌还不*吗?我看是*到极致,肮脏不堪!再比如李谷一老师的《乡恋》那个时候还不低俗还不恶心?时代在变,低俗照样上联欢晚会,《乡恋》终究成了群众歌曲。又如,在唐宋时期,视诗词为文学正宗,小说则不登大雅之堂。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渐成文学正宗,《红楼梦》于是被称为文学名著。在旧中国,相声属于地摊文化,然而在新中国,相声却成为一种语言艺术登上艺术殿堂。就每一个个人来说,对于雅俗的判断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是强制推行一种标准,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我是不喜欢低俗的,我喜欢高雅。大家也都喜欢。上次去听音乐会,看到抽烟的、打手机的、光膀子的,我不想说什么,附庸风雅勉强也算高雅吧。可见,有些东西不是简单的屏蔽查封能解决的了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环境更需要积淀。
低俗横行,我只能说,
低俗终将战胜高雅,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雨夜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
储藏室里的狗
星期一早上出门,偶然听见楼下储藏室里传来了几声犬吠,甚是洪亮。于是我便走过去欲一探究竟,可是门是关闭的,我被一堵墙挡在了外面,只好走开。
这条狗我大概是熟悉的。因为储藏室是邻居家的,所以我想狗也是邻居家的那条吧。那是一条有着棕黄色的毛黑色的脸的不知道什么品种的狗。狗很肥,甚至说是富贵,就像旧时的地主婆似的。它跑起来挺敏捷。这条狗很温顺,从不乱叫的。
一年前,所有的地快乐都结束了。这条黄狗在院子里被车撞了,从此失去一条后腿。于是,在院子里再也看不到它奔跑的欢跃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拖着一条病腿苟延残喘的颓影。
但是,我竟从此常常在黄狗身上看出些人的精神来。它总是很努力的样子,拖着自己那条没有知觉的废腿,上台阶下楼梯过障碍,即使走得很慢,但最终依旧能到达它的目标。这是在别的动物身上很难找到的精神。
只是黄狗依旧不出声,即使有人常常很无聊地去摸摸它,弄弄它。我于是怀疑它是否是一条不会叫的哑巴狗。
今天算是得以证明,它不是一条的哑巴狗,它会发声。
原来不光是人,狗以及其他动物,在面对黑暗、未知和压抑是都会发出渴望的呐喊。
储藏室面积是很大的,相对于这条狗来说,活动空间够自由了。它完全可以像老鼠一样在里面撒野,把这个东西咬烂,那个东西撕破。我竟不料,它会如此温和,只是蹲在里面的某个角落不停地发出叫喊。不愧是家养的狗,不愧是在文明中长大的狗!
站在墙外的我无能为力,即使我很想放它出来给他自由。但是我知道,这可是别人的储藏室,我有什么权力破墙而入呢?我能想象它在墙的那一边望着窗户外面的亮光的眼神和待着一条残腿依旧对生有希望的身躯。黄狗很聪明,它会叫喊,也许终有一天它会走出储藏室的。
即使身边布满黑暗,也要有一双向往光明的眼睛;即使周围是不可逾越的高墙,也不能放弃内心勇敢地呐喊。
夜幕已经笼罩了这片土地。我从学校回来,再一次听见了那条狗的叫喊。只不过比早上的声音要小了很多。汪—汪—汪—一声、两声、三声,不停的叫。此时此刻,我坐在房里,看着月亮和夜空,心里牵挂其这条够来。夜深人静,人走灯稀,可爱的你吃过饭了吗?
三月九日
庚寅年正月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