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着沉重的书包从学校里出来,便立刻被纷飞的广告单掩盖。广告单上的宣传语是如此的诱人,使我渐渐忘记了迫在眉睫的高考有多难。因为,似乎只要去了这些学校,就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然而,他们只不过是想从我身上分一杯羹。面对一块处处是利润的大蛋糕,谁不想上去切上一块呢?况且,全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像我这样的蛋糕,几十年下来足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高考让一代代学子梦想成真,而同时也正因为高考这个巨大的产业存在,也让一代代淘金者前赴后继,发家致富。
把教育产业化,让它处处披上金钱的外衣,本身就是不好的现象,更会造成病态的社会图景。然而,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中国人是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好机会的。从高考辅导书籍这一小门类来看,各式书籍资料早已是卷帙浩繁,由此衍生出一批批所谓的教育研究所,一群群高考转角。他们是否真的在研究教育的本质,探讨中国教育的未来我不知道,不过在想方设法赚钱方面,他们绝对是我的老师。这边书籍阵营已经拿着刀叉向蛋糕冲了过去,那边保健品阵营也挥着旗帜迎头赶上。现在市面上多见各类高考营养品,打着爱与责任的幌子推销,不明真相的我们只好乖乖就范,纵使吃了淀粉加白糖也倒是无悔。
教育商战中,各色人等前赴后继,其实与体制的深刻原因有关。教育的本质当是获得知识,修身养性,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充实。但是,功利化的教育却只能使我们与这个目标渐行渐远。教师在讲台上宣扬“只有读好书才能赚大钱”的理念,学生见非高考知识就弃之不理。这只会培养出一代代拼命赚钱的获得物质财富的人,若干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也会继承先贤的脚步,加入到教育产业的大军中来,在大蛋糕上切下自己的一部分。
幸而有仁人志士看到了当前这样的教育乱象,然而改革的步伐却迟迟不能迈开。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缺乏有突破利益集团的勇气。长年累月,人们已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氛围,学生们也已适应了各色书山各色题海。
不过我还是坚信改变的那一天到来。只是在这之前,应试教育仍旧扎扎实实,乌合之众还在前赴后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