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体制内去”系列文章之三
一座池塘,如果池水很久得不到更新,久而久之池水便会腐烂发臭,成为一潭死水,失去原有的生机与活力。而大江大河因为时常有上游的来水补充,便能永葆自己的青春活力,奔流数百年。这也就告诫我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拘泥于一个小的范围,而是要时刻更新自己的阅历,这样才不会使自己落后。
只有流动的水才是不会腐败变质的。我们的人生最开始就是一个原点,然后随着我们的成长,由这个点申发出来的园便会越来越大,这也就代表着我们的经历和知识的扩展。然而空间是无限的,再大的圆对于无限的空间来说都是小的。假如我们认为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已足够了的话,便会永远在自己的这个圆中泥古不化,墨守陈规,走不出一条新的道路。没有外来的补充使自己的这个圆圈扩大,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渐渐腐化、变质,失去活力。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要让我们不断充实自己,推陈出新,保持自我的新鲜。爱迪生发明灯泡时曾尝试过数百种灯丝材料,但如果他当初总是用同一种材料反复试验,没有新的思维来突破,我想他也不会发明出灯泡。同样的,如果他在发明灯泡后就就此沉沦,他也称不上是伟大的发明家。而事实是他以非凡的创造力和不断更新的灵感发明了一件又一件作品,爱迪生也因此留名青史。
其实不只是人,流水不腐的道理对于国家来说也意义重大。如果一个国家不懂改革,那么它们就得不到完善;改革了不去探寻新的发展思路,那改革的成果也将难保。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深圳特区时就曾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要渐渐探寻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改革的成果就将难保。这番话被视为深圳新一轮改革的信号,不但体现了一位领导人的睿智,也给深圳特区以至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目标。
个人因为自我的不断完善和知识的更新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国家只有在新思想的新方法的推动下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停滞不前必将淘汰,死水不能永生,只有流水才能不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